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学院动态】聚焦创新,共谋发展——“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主题年活动之电路类课程群教学改革研讨会

2024-10-30

为了深入剖析当前电路类课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共商有效的解决策略,10月25日下午14:30,“智慧+”教学法创新工科电类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团队利用线上平台,成功举办了一场聚焦电路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团队负责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张媛老师主持,包括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泰山科技学院、晋中信息学院在内的团队全体教师参会,大家突破地域限制,云端相聚,共同探讨电路类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发展路径。

会上,张媛老师率先从课程建设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目前待解决的问题叁个方面对移通学院电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现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阐述。课程群建设之初的构想着眼于通过《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电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通信电子电路》以及《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等关键课程的有机整合,将学生的知识体系紧密联系起来,建立从基础元件到完整产物的知识贯通路径。

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张老师讲到,电路基础、模电、数电叁门核心课程制作了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建立了包含各种电路模型的虚拟仿真电路库,编制了课程思政案例库,并且已经在重庆智慧教育平台开放了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团队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为新进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以课程组为依托的集体备课、课程研讨和经验分享等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促进了他们专业素养的持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与资源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与此同时,针对学时紧张的现状,课堂教学改革正积极推动知识体系的重构与内容的创新。张媛老师分享了她以远景为试点的教改经验,将电压比较器构成的循迹小车项目纳入电子电路课程的实践环节,小车项目与模电课程内容紧密贯穿,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提升考研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电路类课程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在课程构建层面,不仅成功打造了多门校级及市级一流课程,还积极推动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建设,成效斐然。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师们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比赛,并屡获殊荣。在个人职业发展上,通过职称晋升和个人荣誉的累积,教师们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实现了个人与职业的双重成长。此外,教科研成果亦硕果累累,为学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学科竞赛领域,学生们获奖数量大幅增加,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学生们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肯定,也是电路类课程改革成效的有力证明。这一系列成就不仅彰显了电路类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更为学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泰山科技学院的闫晓兵老师指出,紧密结合行业需求,理清学生专业技能清单,制定精准的培养方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他详细阐述了“七会”这一专业需求培养目标,强调这些关键能力应当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中逐步培养。同时,他还介绍了将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及引入虚拟仿真教学来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的做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新热情。

智能工程学院的张姣老师分享了将竞赛作品融入课程作为案例讲解的做法。她表示,将竞赛作品与课程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同时,她也提到了学时压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并分享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研讨会尾声,与会教师围绕学时限制下的课堂互动、实验内容优化及上课模式改革等问题深入交流。一致认为,当前教育环境下需创新教学,利用在线平台、数字化工具增强课堂互动,实验内容应紧贴行业需求,引入项目学习、翻转课堂等新模式,强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同时,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供便捷高效学习体验。

本次研讨会不仅为团队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电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电路类课程教学质量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撰稿:谭丽蕊

摄图:郑秋菊、鲜娟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