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完善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学生处开展以“新形势下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创新”为主题的第三十六期辅导员沙龙。本次沙龙旨在推进我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对困难学生的全面覆盖,落实“精准资助、资助育人”工作理念,探讨学生资助新方法、新机制和新途径,沙龙由分组讨论和总结汇报两个部分组成。
五月中旬,学生处将学生工作队伍成员分成六个讨论小组,确定了各组讨论的主题,各组成员通过资料收集、自主学习、统一讨论等方式,对本组的主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探讨,确定了主题范围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应对这些重点和难点的新思路、新办法。
5月27日上午十点,在行政楼417会议室,各讨论小组选派代表对本组研讨结果进行统一汇报,各组代表从困难生认定、民主测评及材料规范、资助育人叁个方面进行探讨。一组代表卢伯年认为资助工作的开展要以人为本,确立贫困生认定定量指标体系;二组代表杨青松认为要坚持原则,严格困难生认定流程的规范;叁组代表苏容则以人性化出发,认为在贫困生认证的过程中要保护学生隐私;四组代表郭菲从评测体系建设出发,规范流程和材料,发现真正困难的学生;五组代表邢斐提出心理扶贫概念,突出在资助过程中学生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六组代表李蓉表示要从思想教育育人,行为引导育人、典型榜样育人、助学实践育人、约束监督育人和家校合力育人六个方面来落实资助育人工作。
讨论环节中,自动化系辅导员刘桃表示,在学生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对建卡贫困户学生,除了资助要求外,更要紧抓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其完满教育参与度,真正落实资助育人的功效。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王万福则从国家政策出发,明确资助工作的要求和导向,详细介绍了资助工作各个流程的规范、参考依据以及国内各高校资助工作发展动态。
通过各组代表的发言和讨论,确定了学生资助工作的具体要求,即资助工作程序要科学、资助材料要规范,对受资助学生要长期的跟踪监督,要发挥资助育人的功效。而要更好的落实资助工作,要求学生工作者在充分学习各类规章制度的同时,抓好学生教育工作。
沙龙最后,学院副院长王征提出,我们要把资助工作当成一种机会,学生资助工作是辅导员了解学生、引导学生的机会,也是辅导员梳理现有工作,并将现有工作与资助工作相结合的机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资助助人,转化为资助育人。
学生处供稿
上一条:【鱼城足迹】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喜迎叁方客
下一条:【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新里程——我校成为中国关心下一代雷锋精神种子工程和全国青少年健康爱眼工程公益活动承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