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学校落实班导师制度号召,艺术传媒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推进措施,进一步落实班导师活动的多样性,艺术传媒学院动画专业刘应晶老师将2017级动画1班的班导师会议活动搬到了铜梁洞山脚下。这次班导师会议,并非像以往在教室中进行,而是将会议开到了户外,将艺术专业写生实践有机结合,没有严肃的氛围,师生一道其乐融融,探讨学习,畅聊生活。这是动画教研室对班导师制度的一次拓展创新实践。
(攀登铜梁洞的艺传学子)
2017年11月5日上午8点,刘老师组织好班级同学,一同出发,活动前期,刘老师即对同学们的写生日程、教学要求以及自身安全,进行一系列缜密的安,多次强调纪律问题,以确保此次写生、班会活动的顺利进行。
秋雨连绵,雾气浓厚,大家一路兴致盎然,有说有笑来到山顶。同学们为了画出更好的作品,纷纷积极地向老师请教。刘老师耐心地根据每位同学的作画情况进行指导,再次深入讲解画面构图、透视、色彩关系等写生基本技法。
(讲解写生技法)
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都确定了自己的写生取景位置。铜梁洞的地形地貌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绘画环境,实现了同学们校内课堂绘画理论知识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大家的绘画创作能力,并激发了同学们的绘画热情。
在写生过程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这让同学们在获取新知识、开拓视野的同时也拉近了与老师之间距离。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最初的无从下笔到最后的挥洒自如,在不断探索下,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导师解答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动画色彩的魅力,提高了对动画色彩的认识。
(2017级动画1班与班导师合影纪念)
刘应晶老师最后总结道:“写生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通过写生,同学们可以探寻不同的色彩的应用,并将其发挥在自己的动画作品创作中。相信大家在将来的绘画创作中会更有灵感。”写生的过程也让大家明白了艺术需要一种持之以恒、勤奋的精神,多思多想,深入生活,不断从身边提取艺术元素,才能让艺术更具有审美性和真实性。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生们只有切实感受生活,才能创造出更具生命力的作品。
(艺术传媒学院 动画教研室供稿)
上一条:【社团活动】移通十年,黏土四季——记首届创意科技文化节第二届“奇妙的黏土世界”之“黏土的世季”决赛
下一条:【书院一小时】北山十日谈(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