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汲取营养,慎思而进行选择,改变而促进成长。从“参观采风”系列实践和学习活动中汲取营养,引导学生提升自己思辨力的基础上,从社会百变,历史百变等启发中,开展“百变讲堂”系列活动,助力鱼城学子成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领导者。
分享‘涞滩’故事,从历史中总结规律,激发学生思辨。鱼城调研小组涞滩古镇寻“宝”过后,经过认真梳理和谨慎归纳,反复琢磨和严谨表述,最终形成了一份初期调研报告,挖掘出了多个网上了解不到的历史故事,参与人员感悟颇多,获益匪浅。为让更多书院学子在分享中获得历史感悟与知识,在交流中总结历史规律和转化,11月1日下午4:00,鱼城书院“百变讲堂”第一期在我校双子湖畔开始了。
一个有趣的灵魂,总是藏着一颗会讲故事的心。涞滩往事的传奇,通过调研人员亲口传述,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当讲到二佛老爷骑着马拿着大刀显灵的时候,现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同学们纷纷举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讲堂上”,团队成员分享了他们初次实践活动的历程:“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而我们为了不负自己临行前对老师及书院学子的诺言,开始了日夜攻坚战,一篇报告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但是对于刚“入行”的菜鸟来说,绝对是一大难题。夜半时分,都是我们的主场,大家互相提意见,抓语病,在寝室互联互通,最后历时几天我们精诚合作完成了整篇内容的撰写。” 期间,王岚岚同学与大家分享了她在涞滩调研所获得的感悟与见闻。她说:“调研之路是不平整的,你能所要求的只有平整你自己的心态。努力寻找,或许你最后一无所获,但是请不要失去从头再来的勇气”。
撰写调研报告的辛酸之路,从无到有,从框架到血肉。调研小组成员每天中午时间都是在双子湖上度过的,从报告的研究背景到意义,从纷杂的录音与笔记中辨识和理顺各自大脑中所获得的故事,当遇到具有争议的话题时,为了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成员们不得不反复打磨和研究,勾勒出实事求是的历史故事。“宝藏”诞生于心血之下,摆脱了一切浮躁或者须叟的偶然变化,所以它才是有质量的。
故事访谈摘录(一)
被访谈人:涞滩古镇的原住民
访谈资料整理:
问:您知道瓮城曾经发生什么故事吗?
答:在清朝末期,那个时候白莲教盛行,白莲教的人进到寨子见到人就杀。导致涞滩外围的居民全部退居在涞滩古镇,(涞滩古镇原本是地主的宅子)结果有一天晚上二佛老爷骑着马拿着大刀显灵了,把白莲教那群人吓得魂都飞了,自此以后白莲教就不敢进来了。
问:您知道二佛寺是怎么修建的吗?
答:他们说是鲁班和徒弟赵全下凡所建,鲁班的徒弟赵全修的二佛寺上殿,鲁班修了下殿。有一天,鸡鸣了,天快亮了的时候,鲁班走到上殿叫徒弟走。结果赵全由于收工收的太急了,导致手中的工具把一个佛的头给碰掉了。所以导致现今二佛寺上殿的一尊佛像没有头。
问:您还知道对于二佛寺的其他故事吗?
答:二佛寺下面有个石头叫晒经石,据传是唐僧西天取经时路过滩边把经书给打湿了,之后就把经书晒在了那块石头上,那块石头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的。
问:您知道‘涞滩’这个名字的来历吗?
答:‘涞滩’之前不叫‘涞滩’叫落滩。当时是因为‘涞滩’前面有条渠江外形呈半荷叶,河水往斜坡向下流到江边形成一滩滩水,所以‘涞滩’先前的名字叫落滩,在这一段时期,‘涞滩’的富豪人家留不住钱财,老人家说就是落滩这个名字的寓意不好兜不住水导致的。他们就寻思换一个名字,再加上渠江江边有很多滩滩所以就叫‘涞滩’,寓意财富都到‘涞滩’来。
撰稿:蔡丹艳
鱼城书院供稿
上一条:【音乐节】摇滚,唤醒生命——记2017大学城·钓鱼城国际音乐节图片故事
下一条:【校友论坛】圆梦·榜样来助力 考研·校友来答疑——第三十九期“校友?成才”主题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