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美国游学总结-连载十】异国他乡,家温暖——陈敏慧

2017-05-0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虽说我不是一个人来到了美国短期游学,但是对于从未独自离家远赴他国的的我来说总是想家的紧。甚至于登上飞机的前一夜我都在压制想回家的冲动!刚踏上美国这片土地的我怎么也想不到我能在这么一个异国他乡之地感受到家的温暖!

第七天,我踏上这片土地的第七天,那天是个大晴天。天公作美万里无云,我减去了厚重的衣物只着单衣与同伴在住所的楼下静静的等待美国家庭将我们领走。在等待的过程中负责联系家庭的外国老师询问我的英文名字在她得知我没有英文名时用奇怪的发音发出我的姓时,心里腹诽着老师的发音,这么难听还不如我编一个名字的好。我连忙说我给自己取了个英文名蝉别惫别苍。数字简单好记,还为自己的机智暗自偷乐。不一会美国家庭的父母带着两个小女儿开着车来接我们了,刚一见面就伸出手来和我们主动握手还要和我们拥抱,那种真切的情感让我们一下子就放下了心中的不安,反而还生出了想要主动和他们亲近的想法。当时我不知道这种想法是哪来的后来我才反应过来这可能就是他们那种真切的热情打动我们的内心,在国内的我们也许想不到要给最亲近的亲人一个拥抱,但是却不知一个正切的拥抱最能温暖人心。拥抱和微笑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们变得急切想要和他们交流,而他们也是相当的热切希望能和我们熟息起来。可是这个时候问题来了我的英语口语不好所以不敢交流,只能说是他们说的话我能听懂大部分而回话的时候我只能微笑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的蹦出口。虽然他们不在意但是可能因为害羞不敢说所以我还是比较少说话。但是就算是这样我们后来的气氛好到他家大女儿拿出手机来开始和我们自拍了。&苍产蝉辫;

 

( 1 )我们在车上的自拍

我们说说笑笑的就来到了第一站——教堂,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家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每周天都会来教堂。而且不止他们家是这样,很多信基督教的美国家庭如果没有事也会在周末去教堂,对于他们去教堂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其实这就是信仰的可怕,有信仰的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信仰而去改变自己。而美国常常自称他们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家。而在到了教堂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完全是和我们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教堂不一样,先说说建筑,这个教堂它并不华贵,没有以前我们看电视和自己想象中的教堂那样高大上,后来我还去了我们学校附近的一个教堂才发现,原来大多数的教堂没有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般华美,他们是普通朴实而又厚重的。而他们的教堂不说随处可见但在比如说每个社区,学校都会有一个教堂,而教徒们也不会因为近就去了这个教堂礼拜,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去一家教堂然后大多数就会固定下来与同在一家教堂里的教徒们一起学习并且他们常常会亲如一家人。而祷告的仪式也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有牧师在上面讲下面的人听然后大家一起祷告那么无聊,在教堂里的两个小时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整个过程可以说充满了欢乐和音乐,而这些音乐不是那种沉闷枯燥像是以前电视上放的那种用古怪调子唱出的“哈利路亚”,而是充满了欢乐和幸福的轻松曲调,里面充斥着人们对幸福快乐的向往和追求,别看这个教堂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六腑俱全里面有现场乐队配有吉他手,鼓手,电子琴手,甚至还有拉大提琴和小提琴的乐手。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乐队,而这些人都是自发来教堂演奏的,是在教堂里相识后组成的乐队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志同道合吧!音乐响起大家都会起身高举双手好像是要敞开自己的胸怀,嘴里都会轻声合唱整个气氛轻松而又富有渲染力,好像这样我们的烦恼就会没有了。音乐结束后一般会有教徒演讲,这次是一个中年男人,他诉说他大学时失去了他的父亲而他的儿子也在最近遇害了,很多人在听到他的讲述都泣不做声,都是真心的为这个中年男子而感到悲伤。在这个男人讲述完他的遭遇后就有人安慰他,用握手拥抱等方式给予他力量。最后在结束前会有人来收自愿给教堂捐赠的钱,他们会在座位前面准备一些小纸袋,愿意捐钱的人可以把钱放到小纸袋里可以写上姓名也可以不写,多少也是随你的心意。结束后我们稍微在这里等了一下,这时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教堂里设有休息室,里面有买水和饮料的,周围没有售卖的人只在边上立了个小牌子上面写了上了价钱,买了东西的人就把钱投到旁边一个小碗里就好。其实这就是信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这也让我想起了前面去图书馆买一些特价书的时候也是没有人收钱你自己自觉把钱投到小箱子里去就好了。这种互相信任的感觉无形间就给人了一种尊重,其实在我的理解里互相信任就是一种尊重!在美国在一些小事上面就体现到了,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 2 )不一样的教堂

告别了教堂我们就前往了他们家,他们住的小镇离我们学校所在的迪卡尔布镇不过20分钟的路程。到了他们家所在的小镇我才发现两个小镇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没有什么高楼大厦,迪卡尔布最高的楼就是我们住的宿舍楼,后来通过交流我才得知除了一些大的城市是高楼林立,而一些小的城镇大多数的人们都是独门独户居住,基本上都是带地下室带车库两叁层的小楼,院子也是大的吓人,所以后面男主人一言不合就给我们在院子里支了个排球架我反而不惊奇了,只能感叹美国人真爱运动。

 

(3)爱运动的我们

不过看着这院子我咋看都觉得不对劲后来才反应过来他们美国家庭的院子都没有围起来,没有了束缚院子更显得大了起来,可能这也是一种信任,咱国内的院子全都圈起来而且都是寸土必争生怕邻居多占你家一点土地,更是把围墙弄得要多高有多高就感觉随时会有人到你家院子里去干点破坏呢。而且邻里间可能住了好几年却互相不认识甚至见了面连个招呼都不打一句话都不说。而我所在的寄宿家庭却和周围邻居亲如一家,时长还搞个聚会开个辫补谤迟什么的。我思量很久不知道拿什么来形容这种情形,后来我只能拿冷漠来形容,可能正是因为少了冷漠所以这里邻里之间的关系会变的亲如一家。“所谓远亲,不如紧邻”可能近些年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大家变得冷漠,变得不信任。消磨了人与人之间那些炙热的心,但我相信那些作恶的造成大家不信任的人只是少数,我相信社会的冷漠将会因为我们这代人而改变。

一进到他们家随处可见的就是他们家庭的合照,有他们和子女的也有和他们父母的,可见他们对家庭是十分看重的。一点不像我以前通过美剧书籍所了解到的那样他们只追求自由不喜欢家庭的舒服,从他们家里的布置就可以看出他们及其看重自己的家庭。也不似国人对于感情羞于表达,亲人间的一个拥抱,父母在子女额头间落下的一个吻都是他们对爱的表达。都是与我们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也许会因为羞涩而不会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也不会用拥抱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爱。其实想一想这种表达方式更直接更能抒发自己的情感让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都能感受到。而且后来在吃饭时他们与我们聊天聊中国文化还问我们中国允不允许堕胎,我们告诉美国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堕胎的,并且他们信仰基督教认为堕胎是一种杀人的行为。后来我们还谈到了他们对美国新总统特朗普的看法,他说他们支持特朗普演讲时提出的许多条例和设想都符合圣经中说的,比如圣经中不支持堕胎,而特朗普也不支持堕胎,圣经中不支持同性恋合法化而特朗普也不支持同性恋合法化,所以他说很多教徒都支持特朗普就是因为他所反对的就是圣经里所反对的。而我们又问他们对奥巴马有什么看法,他们觉得奥巴马支持的很多事情是圣经里所不支持的,而希拉里也支持圣经里不支持的所以他们不喜欢希拉里。由此可见他们对于自己的信仰是无限的推崇而且把信仰和政治也结合到了一起。这可能就是他们的不同,有信仰的人做事都遵循着自己的信仰。

 

(4)爱的纪念

不得不说美国家庭的饮食文化真的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中国家庭要招待客人了可能女主人一大早就开始忙碌买菜做饭,好像一定要做一大桌子菜能显现出对客人的诚意。相比美国家庭就随意得多了,但又不会有怠慢之感。而且那天来到这个主人家的不止有我们还有好多小伙伴和他们的朋友也来和我们一起玩。女主人为我们准备的有蔬菜沙拉,外面买回来的炸鸡,还有土豆泥,叁明治。吃起来也非常简单每人一个碟子自己按量取食,自己把煮牛肉加到面包里做叁明治,但意外的却十分好吃。更让我们意外的就是他们家还有老干妈,简直是额外的惊喜!而且喝饮料的杯子也是很贴心的为我们准备笔把名字写上去这样就不容易拿错了。就是随意之中又透露着细心,而且饭后还有为我们准备甜点,真是我来这吃过最好吃的甜点。

招待我们的寄宿家庭他们对中国文化十分的热爱,我们在他们家里可以看到很多中国文化的痕迹,展柜里有很多中国留学生送给他们的礼物不分贵贱每一样他们都收的好好的。而我们这次来他们家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帮上次来他们家的交流生送带给他们的礼物,还有一封写给他们家的信,再看了这封千里外祝福的信之后他们竟是热泪盈眶,一家人还录了个视频发给了那个同学诉说他们的思念。在回到国内时他们也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发了一段视频,让我感动了许久。可以看出这只是一件小事却可以带给你很多的温暖。而后我们还教他们怎么下象棋和写毛笔字,他们还教会我们怎么玩他们那的一种有趣的扑克牌游戏。

 

(5)我们是一家人

通过和他们的相处真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那天我们一直待到晚上12点他们才送我们回到宿舍,依依惜别之时又约我们过两天再到他们家做客。后来我们又去了他们家做客还为他们贴了春联,他们还把我们送他们的红灯笼挂到家里。其实在这美国一行中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和认识了他们一家人,他们带给我们的温暖,温暖了我的心也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美国文化,感谢他们,想念他们。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