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贵+鲍德国游学总结-连载15】邂逅别样的柏林

2017-10-26

在众人翘首以待中,顶着晨光,我们终于登上了开往柏林的大巴车。游览了德国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德国的首都,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古韵气息和现代科技文明交错的城市。在经历了4,5个小时的颠簸以后,我们终于到达了柏林。柏林位于东西欧交通要道。柏林城市仿佛沉浸在一片绿色海洋中,施普雷河从南面缓缓流过市区,普鲁士风格的古建筑与现代化的商业摩天大楼交相辉映。柏林正在重建“文化之都”,现有3座歌剧院、整个大型管弦乐团和几十座剧院以及无数的世界级博物馆。柏林的建筑多姿多彩,蔚为壮观。

待大巴车缓缓驶入柏林市内,我们与着名的柏林墙相遇。柏林墙是冷战时期以民主德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与联邦德国的资本主义国家抗衡所建立的防御系统,全长167.8公里,最初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随着柏林墙的建立,德国正式分裂成东德和西德,它是二战之后冷战的标志性建筑。我们可以想象在那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争锋相对的时代下,柏林墙不仅仅是隔绝了东西两德的人员往来,更是决断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在战争一触即发的时代里,柏林墙见证了人们的无助与绝望和对战争的恐惧与厌恶。我本以为这个带有厚重历史气息的墙壁会有庄重而神秘的感受,相反柏林墙在1990年被推倒之后成为了一个和平的标志。令人大吃一惊的是,柏林墙留下的遗迹被来自21个国家的108位艺术家创作了各种主题的涂鸦。色彩斑斓的画卷上,充斥着各种人物肖像,自然风景和具有抽象艺术的文字涂鸦,每位画师运用了或夸张或讽刺或直抒胸臆的表达,饱含了对和平的渴望与重视。在这之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画面是着名的“兄弟之吻”,这幅描绘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亲吻民主德国战友埃里希·昂纳克的画作,我认为作者应该是想通过这种讽刺地亲吻的方式来表现和平、爱与自由。

2ACF8

(柏林墙)

勃兰登堡门,最初是柏林城墙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兰登堡而得名。勃兰登堡门以雅典卫城的城门作为蓝本,高26米,宽65.5米,深11米,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砂岩建筑。其门由12根各15米高、底部直径1.75米的多立克柱式立柱支撑着平顶,东西两侧各有6根,依照爱奥尼柱式雕刻,前后立柱之间为墙,将门楼分隔成5个大门,大门内侧墙面用浮雕刻画了罗马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海格力斯、战神玛尔斯,以及智慧女神、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的保护神米诺娃,内部浮雕富丽堂皇,金黄的浮雕将他们的身影刻画的栩栩如生,是普鲁士国王鼎盛时期下花费大量的人财力量建筑而成,庄严肃穆的勃兰登堡门透出普鲁士王国的威严与盛大,向邻国炫耀与示威普鲁士王国的强大。勃兰登堡门门顶中央最高处是一尊高约5米的胜利女神,铜制雕塑,女神张开身后的翅膀,驾着一辆四马两轮战车面向东侧的柏林城内,右手手持带有橡树花环的权杖,花环内有一枚铁十字勋章,花环上站着一只展翅的鹰鹫,鹰鹫戴着普鲁士的皇冠。这座蔚为壮观的建筑耸立在市中心内,坐落于最繁华的市中心内,左边与着名的阿德龙酒店交相辉映,宏伟的大门像是在向世界炫耀它的不朽和伟大,见证了德意志共和国兴衰的建筑,饱含着普鲁士王国鼎盛时期的辉煌与荣耀和普法战争衰败时的残酷和家破人亡,同时他也冷眼旁观了二战之后德国的分裂,也标志着德国的统一与和平。

20A3C

(勃兰登堡门)

波茨坦广场是柏林的新中心。与其它广场不同的是,这里老旧广场融为一体,是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一半有通体透明的叠补丑苍丑辞蹿和几个零星柏林墙的遗迹散落在东西德交界处,在另一半它周围的城市景象生动活泼而又多姿多彩。在高大宏伟的现代化建筑里,餐厅、购物长廊、剧场和电影院鳞次栉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融合。独特的历史遗迹并不显得和充满都市化气息的新柏林广场格格不入,反而它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对于并不了解德国历史的外来游客来说,这好像是一个开启德国历史文化的大门,让我们知道波茨坦广场不仅仅是一个光怪陆离的购物广场还是一个具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具有现代艺术气息的造型、独特玻璃制的高耸的写字楼打破了我对德国建筑并不高的印象。圆顶式的宫廷建筑和高耸的写字楼共同矗立在经济繁华区,德国就是一个这样神奇的地方,即使有俩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也能配合得相得益彰,并无违和感。街边带有浓重欧洲情调的餐厅,给人一种缓慢而轻松的感受,那些食客,品着美食看着街头不同服饰,不同信仰的人川流不息的鱼贯而过,感受着不同肤色和瞳孔带来的不同文化。大概德国是一个分裂再统一的国家,所以它能够将不同的文化在这里融会贯通,海纳百川,让每一种文化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这大概就是德国的文化魅力所在了吧。

1F6F9

(波茨坦广场)

在使柏林引以为傲的菩提树下大街和施普雷河交接处的卢思特花园东侧,一座肃穆而庄重的建筑映入眼帘。正值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上部天蓝色的穹顶同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同样的色系层层迭迭像是晕染开来的水墨画,下部沥青色的砖头加重了历史的厚重感,这样的配色构建了一栋古典的巴洛克式建筑。柏林大教堂建造于1894年-1905年,是霍亨索伦王朝的纪念碑,很多王室成员都长眠于此。虽然历史不长久,却充分体现了霍亨索伦王朝发展鼎盛时期对权力的追求和欲望。这块地方从十六世纪开始就建有教堂,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巍峨的建筑是一百多年前花了十一年才建成,到二战后又用了二十多年才修复的真正的文化遗产。门口用高大的科林斯式石柱和一层的柱廊以及雕塑、浮雕、壁画将柏林大教堂粉饰地更加灿烂瞩目。待我们走进教堂内部,华美的装饰仿佛宣告自己是一座巍峨雄伟的宫殿而不仅仅是教堂,高大的半圈型拱门依次排开撑起了整个教堂,旁边偌大的彩绘玻璃让教堂显得十分广阔、宏大,镀金的穹顶在透光的彩色玻璃包围下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像是上帝的圣光,祭坛设在比布道堂高出七个台阶的高台上。汉白玉和缟玛瑙做成的祭坛和镀金的围栏把整个祭坛布置得金碧辉煌,整个教堂无一处不充满着奢华,富裕的颜色但是却显得别样的和谐,令人心中不由的赞叹欧洲艺术家的鬼斧神工。柏林大教堂前部大片的绿荫草地,错落有致的喷泉,仿佛是为逝去的皇帝演奏一曲动人心弦的赞歌。与旁边的柏林博物馆岛和名人辈出的洪堡大学。这片融汇了德国之魂的土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3A577

(柏林大教堂)

在德国柏林的雷迪森酒店内,伫立着世界上最大的水族馆。高达25米全身透明,有56种2600条观赏鱼。进入雷迪森酒店大堂之后,我们便被这个全身通透泛着蓝色光辉的圆柱形水桶吸引,富丽堂皇的酒店包裹着这个硕大的鱼缸,突显出它本身的颜色,阳光透过酒店半透明的天窗直直地照射进水族馆,像是给这个水族馆笼罩了一层梦一般的颜色,反射在偶尔路过的鱼群的身上,像是跃进海洋里的星星。在这个"大鱼缸"的中间还有一个观光电梯缓缓上升通到顶部。当电梯上升到最顶部的时候我们拥有最广阔的视野,成千上万的鱼群在我们身边游走,仿佛自己置身于海底世界,见识了一些前所未见的鱼的种类,如果有幸还会观赏到潜水员在鱼缸内与鱼群共舞。这种别开生面的景象也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30DBE

(雷迪森水族馆)

鸟瞰柏林,悠久的历史和现代文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开出一片又一片的绿荫。匆匆走过柏林,其周围被森林、湖泊、河流环抱,城市仿佛沉浸在一片绿色海洋中,干净整洁的城市和悠闲地气息让人对这个城市流连忘返。德国的故事从柏林开始,也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开始。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供稿 李佳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