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我校内涵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校转型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应用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继5月尹邦满副院长与重庆红亿机械有限公司股东兼总工程师姜国宾先生就“智能制造工程师班”开设具体事宜及“2.5+1.5”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洽谈以来,自动化系主任汪纪锋教授多次与姜总工程师沟通协调,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了“智能制造工程师班”课程体系,制订了2017级“智能制造工程师班”培养方案。方案中课程设置整合了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课程和实习实践课程,专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体现“公司进课堂,课堂融行业”的教学模式。
8月31日,自动化系与红亿机械有限公司共同制定完成了“智能制造工程师班”选拔方案,并报送院领导,通过了院办公会讨论。新学期伊始,9月3日,自动化系从2017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两个专业新生中,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和选拔,初步筛选出了35名学生组建首个“智能制造工程师班”。
9月5日下午,红亿机械有限公司姜总工程师到自动化系就“智能制造工程师班”学生的面试选拔、在公司“1.5” 环节的开展和本学期选派教师到公司工程实践锻炼等事宜和汪主任进行了深入交流。
洽谈中,汪主任首先向姜总介绍了陈龙灿、崔卫星和雷建勇等叁位即将到公司工程实践锻炼的教师,重点讲述了叁位教师的基本情况、专业特长和所讲授课程。汪主任特别讲到:“自动化系一直以来都很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希望叁位老师能够抓住机会,学习姜总不断进取的精神,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提升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智能制造工程师班’师资力量做准备。”
姜总对“智能制造工程师班”的发展和工程实践锻炼的教师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姜总表示:“‘智能制造工程师班’的开设需要自动化系青年教师将其延续下去,希望本次到公司工程实践锻炼的教师能够依照工程师标准,以公司项目为平台,严格自我要求,努力学习,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做到教学和实践不脱节。”姜总还讲到:“希望‘智能制造工程师班’第一期学生毕业就有反响,十年或者二十年后能够成为学校的一个品牌。在公司的‘1.5’环节会考虑组织模式、考核模式、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等方面,3-4名学生为一组,以项目为纽带,不断强化练习,让学生精通工艺,熟知机械成本核算,争取培养出能做老板的工程师。”
校企合作是一项富有内涵的工作,要办出特色、办出精彩,最核心的就是要服务公司、服务学生,一切以学生利益出发。汪主任提出“若有可能,请将红亿机械厂厂里的工件、模具和产物等赠送一些给自动化系作为学生的教学器具”,姜总欣然同意,汪主任表达了诚挚谢意。最后与姜总约定9月15日下午举行 “智能制造工程师班”启动仪式,并与同学见面座谈,从公司和工程的角度对学生提出要求,并为同学们介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前景以及“1.5”实践环节的实施方式。
(自动化系供稿)
上一条:【完满教育】向优秀看齐,你想成为这样的人吗?——致2017级新生们
下一条:【竞技体育】俱篮联袂、群聚风雨—2017-2018学年俱乐部男篮“巅峰对决”交流比赛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