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德国游学总结-连载8】寒假德国行有感

2017-05-31

 

非常有幸能够成为此次赴德培训学习教师团队中的一员,特别感谢学校能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使我们能够置身其中地去向国外同行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与他们交流和探讨教学心得,从而迅速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也使得我们能够走进当地中国留学生当中,去倾听他们作为过来人的一些感悟和反思,以此来修正自己教学工作的一些方向,为日后带领学生更好地走进德国提供借鉴,所以,此行于我真的是受益匪浅。

 

一、安大映像

与学校合作的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萨克森-安哈特州最具影响力的应用技术大学,共有叁个校区,我们到达的是主校区,座落于莱比锡附近的小镇—克腾(K?then)。在到达之前,我的心里有许多的疑问与不安:这里会不会不安全?小镇上的生活会不会不方便?所有的疑问在我们到达这里的一天后全部烟消云散。静谧的小镇空气清新,道路干净整洁,校园的各个部分散落在小镇的每个角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处处都是美景。这里的人们都很友好,对面走过,不论认识与否,微笑、问好,感觉全身都充满了正能量,生活在这里觉得生活很美好,人的心也会简单且纯净。虽说是基本靠步行就达到任何角落的小镇,但对于小镇上的食物和生活用品,我只能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形容。离我们所住的学生公寓步行约5分钟的地方就有一家叫做狈辞谤尘补的大型超市,里面水果、蔬菜、果汁、奶制品等应有尽有。小镇中心有一家两层高的惭ü濒濒别谤商店,日常洗护用品在这里一应俱全。甚至一些诸如豆瓣酱、老干妈、粉丝这样的中国食品,在小镇上的亚超里同样也可以买到,所以,生活在这里是很便利的。

2735D

冬季的培训项目是我们到安大各个专业的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去旁听,学习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与他们交流教学心得,同时也与来自各个国家的同学们畅谈有关德语和德国的一切话题。所以,我们在安大似乎又回归了学生生活,每天背着书包、按着课表去旁听。

一月是德国最冷的月份,冬日的小镇常常是一片玉树琼枝、银装素裹的景象。空气里透着清新与爽朗,道路两旁的树上挂着厚厚的雪,像极了童话故事里华美的珊瑚,伴着雪景的还有路旁忙着撒化雪盐的工人,以及清扫自己门前积雪的人们,这对于从小生在南方、长在南方的我而言又是另一番感受。

我们所住的学生公寓离学校步行大约40分钟,即使在这样的严冬里我们也总是选择步行,因为这样可以在清晨第一时间感受一下这个国度下人们的生活。在德国,不论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一般上课时间都是早上8点到下午1点半,所以,清晨的路上总能遇到很多寒冬里,披星戴月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闪着点点星火的面包店,还有空气里弥漫着的浓浓咖啡香,伴着雪花,这一切都是那么符合我对这个有圣诞节的国度最初的映像,天很冷,但心却很暖很暖。

17652

二、学生情况令人欣喜

生活方面,曾经的他们,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人的潜能被最大化地激发了出来,没有了家长的庇护,他们试着融入当地的生活,他们学习着独立。在德国,人们大都强调私人空间,所以即便是学生公寓也都是独立的单间,学生们不仅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还要与室友一起分担公共区域的家务,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人为善、体谅他人,不是亲眼所见我都不敢相信,他们的公寓井井有条,他们之间的关系其乐融融。另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对于远在德国的他们而言,想要满足自己的胃唯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现在的他们俨然已经成为了自己心中的小神厨,练就一手好本领。看到他们在德国把自己照顾得这么好,作为老师深感欣慰,我想,他们在这里学到的种种一定会成为他们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学习方面,国外的课堂是一个“师傅领进门”的过程,真正的修行则是课后的自主学习,虽然也有考试,但学习就是你自己的事,没有任何人监督你,德国人的严谨也使得考试没有任何情面可言,考试没有通过就是继续该阶段的学习或者卷铺盖走人。一方面年轻人都有一股拼劲、都有不甘落后的心理;另一方面是置身在一个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陌生国度,唯有靠自己打拼出一条路。恰恰是这样一种模式,激发出了学生的斗志,自己发自内心想去做与别人要求你做,效果自然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在德国的学生们显得异常勤奋,学习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同时,为支持大家的自主学习,校方也提供了很多有利于学习的硬件设施,例如开放式的机房、图书馆、实验室等等,只要你愿意去学,愿意去钻,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另外,学生社团也是种类繁多,或是关乎兴趣爱好、或是关乎公益活动,相通的一点是总能让学生们在其中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同时,课堂氛围也与在国内完全不同,在中国,学生们有很明显的从众心理,一般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不愿意积极展现自己。在这里学习的中国学生,不管是老师的要求使然,还是在国际学生这种学习氛围的影响下,他们在课堂上都会活跃地参与讨论,大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在与学生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来这边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德语听说水平突飞猛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都需要使用这门语言,语言就是一种沟通工具,也只有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将一切的语法、句子结构等等都转换为条件反射。所以,学习语言的他们能够有一个这样的语言环境真的很令人羡慕。

在安大我们听了各种各样的课,在这些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很多教学方法,有的我们自己也用过类似的,有的让人耳目一新,有的是学生做报告、进行图标描述,有的是观看视频等等,但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知识。所以,在这边一个最深的感受就是学生永远都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知识再丰富都只是老师的,如何将老师的知识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获得,我想这是我之后工作的一个着力点,也只有把这一点落到了实处,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5673 

叁、同行的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初到安大,校方安排叠颈苍办补耻女士在教师休息室为我们对学校、教师、学生及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大概是同行之间有太多可以沟通的话题,整个过程持续了有叁个小时。双方就各方学生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了交换,并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分析,此外,叠颈苍办补耻女士还对一些我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耐心地解答。其间,我们还与前来课间休息的老师们进行了友好地交谈,老师们都非常热情、友好,整个过程愉快而轻松,也为我们之后的听课奠定了很融洽的氛围。

213DE

这里的老师大多是中年人,当然也有小部分青年人,从他们的穿着打扮来看,有些老师也非常具有个性,但无一例外,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都能感受到他们对自己工作的热爱。不管是在课堂上工作的他们,还是在休息间休息的他们,谈及自己的工作,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不论是面对我们,还是面对学生,他们都充满耐心、饱含激情。他们的课堂或幽默或严厉,但更多的是他们在竭尽所能地去引导学生,去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能够感受到他们是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在做,是真正用心在做这件事情。同时,置身其中也能感受到他们团队的力量,大家在休息间交流教学心得,解决教学疑难,沟通学生情况,更甚的是自己制作教具和投影仪卡片,我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下不被感染都很难。

偶然的一次在离开休息室时,我大概看到了一个一辈子都忘不掉的画面——下课后,一个人在办公室伏案工作的老教师的背影,当阳光从窗户投进来,洒在办公室,洒在她身上的时候,我真的看到了她身上的光芒,深感教师这份职业的神圣与关荣,也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脚下的路任重而道远。我会一直记住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以他们的行动来鞭策自己,努力将这份热情带到自己日后的工作中。

21CD9

短暂而美好的培训生活结束已经快两个月了,带着沉甸甸的收获,我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感觉前方的路更加清晰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将在安大、在德国的所见所闻所感作为奇闻趣事穿插在课堂知识中讲给学生听,以此激发他们学习德语的热情;我也会将留德学生们喜人的学习、生活情况转达给他们,鼓励他们像学姐学长学习,努力去谱写自己美好的人生乐章;同时,我也将从国外同行那里获得的宝贵经验与同事们进行分享,为我们这个教师团队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出谋划策。我相信,在校领导的关怀下,在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国际合作办学一定会越办越好。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