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0日下午,通信与信息工程系的同事们齐聚2一堂,在4305教室参加了主题为“走出去,引进来”的2017年暑期教师培训交流分享会,此次活动由毛期俭主任主持,李星沛老师和陈欣老师汇报。
今年8月初,李星沛老师与我系另外叁名同事一起去青岛参加了“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师资培训”。李老师以北京邮电大学桑林教授的“《通信原理》课程建设探索的体会”为切入点,跟我们一道分享了他宝贵的体验。
李老师的讲解条分缕析,分析起来头头是道。在 “创新型电子信息人才的培养思考 ”环节中,李老师提出,北邮在《通信原理》这门课中,先面向不同的发展需求分级,然后根据学生个体素质和定位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培养。讲到这里,同事们陷入了思考:我们面向志向班和卓越班这两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具体授课时,如何贯彻这种教学理念,进行更有针对性地教学呢?除此之外,北邮非常重视团队教学,一名老师单打独斗,力量有限,但是凝聚成一个团队,作用就很可观了。我们通信与信息工程系卧虎藏龙,每个人都有其闪光点,如何在《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课程中,充分发挥“工作中的鸡群效应”,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接下来,年轻的陈欣老师上场了。她今年暑假和郑秋菊老师一道去成都参加了名为“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工作坊”的培训。慕课,大家早有耳闻,但从传统课堂到慕课工作坊,大家还不甚熟悉:工作坊如何搭建,课程怎样拍摄,视频如何剪辑,大家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问。陈欣老师通过详细的讲解,为大家一一奉上她的所学所感。她讲解完毕,仿佛拨云见日般,大家个个豁然开朗。
最后,毛期俭主任对李星沛老师和陈欣老师分享的内容和体会进行了总结。他号召全系老师以后碰到外出培训的机会,一定要积极报名,多走出去看看,多向身边优秀的同事们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快的成长。同时,他勉励大家:教书无小事,细节见精神!教书没有止境,一定要尽力做到更好。
通过这次交流学习,大家收获多多,相信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各位同事一定会谨记毛主任的谆谆教导,取得更大的进步!
&苍产蝉辫;人,总是要在交流和反省中,昂步向前的!
(通信与信息工程系 供稿)
上一条:【教研活动】专业提升之路,前沿技术分享——记动画专业技能培训会
下一条:【教师培训】理论不输人,实践不输阵! ——通信与信息工程系实践教学培训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