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5月6日,我跟随农耕协会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到我校农场的水稻种植基地,一群光荣的劳动者在耙好的水田里,手握秧苗,一根一根地往田里栽,把一年的希望,也全部插进了秧田里。
“犁田”、“耙田”、“培坎”,这些平日里陌生的词语,在农场的劳动中却真实地遇到了。有的同学憋不住了,“秧苗就这样种下去不就好了,为什么要翻来覆去地在水里去翻泥巴?”“犁田、耙田、培坎是插秧前的必经过程,就好像种菜前需要翻土一样,有疏松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土温的作用,如果水田不经过这些步骤,秧苗的种植生长不会顺利,也会极大程度地影响收成。”
听学长说,远景农场的水稻田从2015年起开始种植,从一开始找相关的种植指导老师请教、学习再到2016年理论小讲堂的理论提升,至今已是第三次种植,第三次种植是经历,是磨练更是成长,有经验的学长、学姐一边带领我们下田,一边给我们教授种植水稻的技术要领,俨然一个可以回答你任何水稻种植问题的“老农民”!心中不由得一阵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于百忙之中,抽一点时间出来,走进稻田,放下心中的一切,静静的在其中呆一会。用心去感受自己的一切,感受身体的每一个变化和声音;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一切,感受大自然的窃窃私语和生命的召唤;用心去感受稻田的灵魂,感受稻田所蕴含的诗韵和对那千年文明最深入的解读。
稻田的诗韵,孕于田间,记于诗中,释于心灵!更多农场资讯欢迎关注移通远景农场微博(移通开心农场)或农场蚕蚕群渔樵耕读(282550192)。
水稻种植是我校远景农场发展两年以来多项劳动项目中极具代表意义的一项,通过农耕协会组织校内学生亲身参与“耕田、除草、插秧、除稗、收割、晾晒、丰收”等过程,从而突出地展现农耕文化中“劳动与收获”这一文化内涵,其收获的糯稻,又发展出端午节“包粽子、打糍粑”这一饱含传统农耕历史风俗的校园社团活动以及内蕴丰富的远景农场民俗文化节,可谓“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思”。让学生在劳动耕种的同时,帮助其从农耕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演变过程中去感受社会的变迁与人类发展进步亘古不变的真理,去探究土地中农作物的生长,围绕当代大学青年的使命去思考和沉淀,去实现理想和抱负,培养当代大学生静心学习和克服困难、艰苦卓绝创造创业的品质。
(撰稿:于涛 刘春月 摄影:赵汪盛)
(团委供稿)
下一条:【宿管中心】凝心聚力,携手共进 ——记“战狼训练营”之宿管会主题培训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