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学院动态】双师领航,智汇巴渝——记《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双师授课

2025-03-13

3月11日,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通信教学部《中国近代经济地理》课程主讲教师单旭燕老师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主讲教师罗菊老师联合开展了一场双师授课活动。两位老师以“重庆的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为主题,结合理论解析、案例研讨和职业能力拆解,为75名大二学生带来了一场兼具宏观视野与实践指导的深度课堂。

课前,两位老师就《认识城市:重庆的经济发展》课程内容展开探讨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兴趣,围绕重庆的产业布局和人才需求进行了充分准备。单旭燕老师从历史经济地理的角度,梳理了重庆的产业演变脉络,而罗菊老师则聚焦于重庆的现代产业体系,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精心设计了课件内容。这种定制化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庆的经济格局以及与自身专业相关的产业发展方向。

在“重庆产业与公司探析”环节,张锦瑞同学代表小组进行了专题陈述。该小组结合课程知识点,以长安汽车和京东方(重庆)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这两家公司的产业布局、技术发展以及对重庆经济的推动作用。他们通过对比传统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转型路径,展示了重庆产业升级的动态变化。张锦瑞小组的案例分析引发了同学们的广泛讨论,大家对重庆的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更直观地认识。罗菊老师在点评中指出,张锦瑞小组选择的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很好地反映了重庆在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领域的产业优势。

单旭燕老师结合纪录片《扬帆——重庆经济发展实录》,引导同学们分享对重庆的印象以及对重庆经济和就业的认知。同学们提到,重庆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在人才吸引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罗菊老师则对重庆的产业与专业关联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重庆的叁大支柱产业、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18条重点产业链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单旭燕老师继续从重庆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出发,引导学生思考重庆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定位,并组织各小组围绕重庆的就业、人才、公司、产业和重要品牌等进行深入讨论。同学们结合自身专业,分享了对重庆就业前景和岗位需求的认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认为,随着重庆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笔尝颁编程和电力系统仿真能力将成为就业的关键技能;轨道交通智能与控制专业的学生则对标重庆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认为掌握颁叠罢颁信号系统原理是未来就业的必备技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关注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方向,认为考取机械工程师认证将为就业加分;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结合长安深蓝等本土品牌的新能源转型趋势,提出电池管理系统(叠惭厂)技术研习的重要性。

罗菊老师以“重庆产业格局与专业关联全景”为核心,深入解析了重庆未来的人才需求趋势。她指出,新能源汽车创新研发、智能交通系统集成、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将成为重庆未来的就业增长点。罗老师还通过长安汽车、赛力斯等公司案例,展示了创新研发、生产技术、售后服务等岗位的晋升路径。此外,她强调了跨学科协作、问题解决、创新思维和持续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学习+技能竞赛+证书考取”的立体化提升策略。

两位老师总结了将专业知识与城市产业趋势相结合的重要性。单旭燕老师强调,学生需要将个人的职业规划与重庆的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罗菊老师则通过重庆的产业布局与人才需求,解析了在数字重庆建设发展中,学生职业规划与重庆的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广阔前景。这种融合历史纵深与产业前沿的课程,不仅让学生对重庆的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入地理解,也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撰稿:单旭燕、罗菊

摄图:罗菊、单旭燕、罗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