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创新的浪潮中,虚拟教研室如一颗璀璨之星,闪耀在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发展之路上。11月4日,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周兴老师再次莅临我校,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线下教研活动。此次活动距离上次已时隔一年,它宛如一座里程碑,标志着融合多元现代信息技术与线下交流互访机制的虚拟教研室活动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两校如同两列驰骋前行的列车,在虚拟教研室这一广阔平台上,开展更为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
此次教研活动,双方就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课程体系、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实验项目合作、虚拟教研室成果共享及学科竞赛等开展了交流。学校“电气控制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负责人黄娜老师也参与本次交流活动,与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虚拟教研室针对资源共享优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虚拟教研室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教师们积极踊跃发言,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研讨活动不仅加深了彼此对专业教学的理解,更在课程资源共享、联合实验项目开展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如同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盏明灯。
回溯过往,2016年北京交通大学依托学校优势特色专业,高瞻远瞩地提出以促进全国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质量为目标的新型教学组织——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虚拟教研室。历经叁年发展,2019年在南京理工大学召开的教指委会议上,24所高校共同签署了虚拟教研室合作协议,由此开启了跨校区、跨地域、跨时空的“叁跨”教研交流新篇章。我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作为首批成员单位,热情饱满地投身于虚拟教研室建设。虚拟教研室汇聚了全国轨道信号专业的优秀师资力量,校与校之间建立起了有机的合作共建机制,打造出了全系列的优质资源,带动了资源的可持续普及化运用,有力地“引领”着全国轨道信号专业各高校协同共进,向着更高质量的教育目标迈进。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如同一团阴霾笼罩大地。然而,虚拟教研室在这艰难时刻恰似一阵春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独特的价值。它为各成员单位搭建起了疫情期间实习实践平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共享资源、开展教学研究、组织教师培训以及分享研究成果等工作的交流合作平台,成为特殊时期教育领域的中流砥柱,促进了各地高校的专业发展。凭借卓越的表现,2022年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2022年以来,虚拟教研室融合多元现代信息技术和线下交流互访机制,精心“协作”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互联网 +”与“智能 +”虚拟教研活动,涵盖教学研讨会、课程思政建设、专题报告会、学生学科竞赛等多种形式。无论是关乎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宏观规划,还是某个知识点在课堂讲授中的微观技巧,在虚拟教研室这个充满智慧的空间里,都能找到答案。教师们在这里实现了实时对话和深入探讨,如同在云端构建了一座教育智慧的殿堂。 如今,北京交通大学全国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虚拟教研室已经覆盖全国48所开设信号专业并招生的高等院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积极投身于虚拟教研室组织的各项工作,包括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资源共享、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电脑鼠竞赛以及共享研究成果等,为专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依托虚拟教研室资源,在课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破。2022年,《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被认定为校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2023年,该课程更进一步,被认定为重庆市一流课程,实现了以课程建设推动专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通信与控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设立了 “教育部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虚拟教研室专项开放课题” 申报项目,我校先后申报了“基于虚实融合模式的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实践课混合式教学方法探索”和“‘AI + 虚拟教研室’模式下的信号专业课程改革实施路径探索”两项极具价值的教研课题。2024年,智能交通教研室冯铁成、南亮生老师还在虚拟教研室平台上进行了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课堂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实践”和“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经验分享,如同在专业发展的画卷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冠疫情结束后的2023年,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虚拟教研室教师首次来到学校开展线下教学研讨活动,而2024年的第二次来访,标志着两校实现了线下教研活动的常态化。这一转变让虚拟教研室建设从“虚”走向“实”,宛如在两校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固的桥梁,为校际专业间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虚拟教研室将继续汇聚教育智慧,绽放共享协作之光,成为突破时空界限的教师之家。四年多的虚拟教研室建设,让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如凤凰涅槃般获得了长足发展。我们深信,在未来的征程中,两校将在虚拟教研室的广阔平台上,开展更多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搭建起沟通的新桥梁,共同培育行业的新人才,为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未来谱写新篇章。
撰稿:冯铁成
(智能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学院动态】智能制造领域的颁2惭个性化定制模式探讨——智能工程学院对话“智”造者系列讲座第34期
下一条:【学院动态】慎筹于始,锻求其中——智能工程学院开展期中教师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