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更是师生开启新学年的重要时期。近期,各位专业老师对于新生摸底工作已初步完成,艺术传媒学院动画教研室于10月11日、19日连续两周举行课程创新研讨会,旨在加强专业内教师间沟通交流,形成联动机制,教学研讨需要扎实理论做基础,也需要各位老师富有创新进取精神。
今年动画专业将迎来第七届新生,教师队伍从最初的谨小慎微到如今的胸有成竹,这些变化离不开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反思,我们收获成绩的同时,还需要认识到自身不足,2017级是培养方案改革的第一届新生,是验证新培养方案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各位教师不敢有丝毫懈怠,纷纷献计献策,围绕课程讨论自己的教学思路与创新办法。
黎珂位老师首先做了发言,针对2017级新生绘画基础不够扎实的现状,将《透视学》与《动画专业色彩》、《动画专业素描》两门课紧密联系起来,加强交叉关联,通过增加动画场景与人物动态的临摹作业,强化学生们的专业意识,课程穿插介绍众多透视学专家,以介绍其生平经历与创作特点,不仅仅介绍该领域知名专家,也涉及网红画师,借此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而针对《视听语言》这门课,则大量引入高校的毕业设计作品作为讲解案例,这种“接地气”的案例是同学们真正力所能及的学习榜样。课上同样穿插讲解一些知名动画、设计、游戏公司发展历程,例举优秀的动漫人士,介绍其自身的学习从业轨迹,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规划有一定指引作用。
林珍香紧接着发言,主要从《动画专业色彩》、《商业插画设计》、《动画分镜头创作》叁门课程入手,与教研室各位老师进行探讨,在《动画专业色彩》课中引入国画、工笔画等传统绘画形式,在实践课中穿插讲解西方艺术史,将同学们对于“色彩”的认知提升到艺术的层次上,对于大一学生而言,早一点接触这些传统知识体系外的概念可以帮助他们尽早打开思路。对于《商业插画设计》、《动画分镜头创作》这两门课则大量引入创新的作业形式,形成临摹、效仿、创新叁步走的机制。王芳、刘应晶老师纷纷加入讨论,探讨其相关课程的其他创新方法,纷纷献计献策。
王芳副教授对大一新生要求全面,课前即安排每位学生提交一份动画专业心得,提前掌握学生们的内心想法和学习规划。在《动画概论》课上推荐同学们课后观看100部经典动画作品,并形成简单文本评论,这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有。而针对《商业插画设计》则将过往的平面、纸质化内容转化为MG(Motion Graphic)动态图形动画,增加了课程的难度,同时也提升了趣味性,与其他动画设计课形成联动,这一门课可以带动学生针对Photoshop、After Effects等多个软件的深化学习了解,为下一阶段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向飏老师则提出自己观点和课程创新点,与王芳老师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
刘根良老师作为新晋教师发言,首先表示被大家良好的教研气氛所影响,课后也在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刘根良老师主要针对《叁维动画制作》这门课进行梳理,培养目标改进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化叁维软件教授流程,大量引入短平快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艺术创作上来。杨杰老师也表示目前叁维课程的学分较少,学生培养周期需要进一步缩短,两位老师针对如何提升培养效率展开讨论,通力合作,将学生作品进行有机结合,本学期二位老师将带领学生创作出移通学院整体环境叁维模型,对此,师生们的热情极高。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教研室建设需要每位老师的共同参与,只有建立在互相沟通、互相促进、互相监督的基础上,动画的教学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动画的学生才能从更优质的教学课程中受益。
(艺术传媒学院供稿)
上一条:【竞技体育】黎明梳羽,备战“阳光” ——记2017-2018学年“阳光杯”羽毛球赛裁判技能培训活动
下一条:【校队新闻】给梦一双翅膀——记校女子足球队训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