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移通资讯

快讯

【马院之声】探寻巴渝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2024-10-17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10月9日下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开展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活动由概论教研室杨文君、胡祯琦两位老师带队,刘姿、于龙、张靖等合川校区15名学生参加。

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是为适应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需要,于2016年在原区文物管理所基础上成立的集文物保护、非遗传承与博物馆免费开放为一体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宣传教育机构,位于渝北区双龙大道二支巷碧津公园内。中心以保护利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依法承担全区文物保护管理、文物研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业务培训等职责。

在巴渝民俗博物馆,同学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认真仔细地进行了参观学习。展览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为古床馆展览。该馆在博物馆婚礼院的基础上改建而成,以“古床”为主题,展示清代中晚期至民国时期巴渝地区各式特色古床等精品木雕家具,呈现出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展示渝北形象、宣传巴渝文化的重要窗口。在该展厅的参观中,同学们主要对中华传统家风文化进行了了解和学习。二是《渝北历史文化陈列》展览,分别展示渝北地域历史文化和特色木作文化。讲解员主要从历史沿革、商业萌芽、革命思潮、教育事业、工业发展几个方面对渝北发展简史进行了介绍。

参观完民俗博物馆后,大家对重庆本土的深厚文化底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走基地实践教学活动最大的收获是让自己更加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更明白了历史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当代青年应该珍惜历史遗产,更好地传承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实践基地研学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大思政”格局下践行学校“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开展此次实践教学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巴渝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充分感知学思悟践的能量,增强行动的底气和报国的志气。



撰稿:胡祯琦

摄图:杨文君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