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科导师介绍:中共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3班全生异科导师,荣获2023-2024学年优秀异科导师。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1项,主研省部级社科联项目1项;参编教材1部,专着1部,公开发表论文11篇;主持省部级一流课程、校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各1门;2次获评远景杰出教师,获重庆市年高校本科微课教学竞赛一等奖、叁等奖、重庆市2022年教学创新比赛叁等奖、重庆市第七届中小学健康教育优质课二等奖、校级教学比赛荣誉5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叁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叁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获重庆市特等奖1项、国家级叁等奖1项;2020年代表学校在清华大学第叁届写作研讨会上发表通识教育相关主题报告。
杨倩老师凭借心理学专业背景,秉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导师工作中不断创新育人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添砖加瓦。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感受她带给异科导师学生的成长收获。
一、育人理念:以心育心,全面发展
杨老师深知,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各自的需求与困惑。因此,她始终坚持“以心育心”的育人理念,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成长需求上。她认为,导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成为学生心灵的引路人,帮助他们明确人生目标,激发内在潜能。
在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在心理健康、职业规划、团队协作等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她通过一对一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成长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支持。同时,她还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进友谊。
二、育人实践:创新方式,精准指导
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杨老师在育人实践中不断创新方式,力求做到精准指导。她利用自己的心理学专业优势,为学生们开设了职业素养与心理健康讲座,帮助他们提升职场竞争力与心理调适能力。
此外,杨老师还特别注重职业规划的指导。她组织职业规划主题活动,邀请不同行业的专家、校友来校分享职业经历与心得,让学生们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与要求。同时,她还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明确个人兴趣、优势与职业目标,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异科导师,杨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她以心育心、创新育人方式、精准指导每一位学生。学生们在心理健康方面,学会了如何调节情绪、管理压力;在职业规划方面,明确了个人目标与发展方向;在团队协作方面,懂得了如何与人沟通、协作共赢。相信这些宝贵的经历与收获将成为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最坚实的基石。
异科导师寄语:在双院融合的学习平台上,希望同学们能把握机遇,勇于探索。不仅要深耕专业知识,更要拓宽视野,学会跨学科思考与实践。成人,在于培养健全人格与高尚品德;成才,旨在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青年。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勇于挑战自我,提升综合素质。设定明确目标,持之以恒,让梦想照亮前行之路;汲取智慧,砥砺前行,最终成长为既有深厚学识,又有广阔胸怀的优秀人才。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学院动态】海角扬帆提师能,天涯筑梦强教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叁亚举办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下一条:【学院动态】叁亚聚智,共育英才: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人工智能时代电子信息类教师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