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市科协、团市委共同举办的“首届重庆青年科技人才风采荟活动”专题活动(终评)完成线下评选。根据《对于举办首届重庆青年科技人才风采荟的通知》(渝科协发〔2025〕30号)要求,经各单位择优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陈芊等93名青年科技人才为重庆青年科技人才风采荟获奖人选。我校曾国庆副教授获“首届重庆青年科技人才风采荟”叁等奖(策论文题目《加快“脑机接口”外骨骼辅助机器人市场化进程,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医疗器械”产业创新》)。
该策论文课题基于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模块方向(智能可穿戴产物应用与开发)专业建设论证方案,及产教融合校外基地成都和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外骨骼辅助设备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科研项目,分别从:(一)打造“科技助残”医疗器械产业案例;(二)加快“外骨骼辅助器”贵顿础合规认证体系建设;(叁)加强“脑机接口辅助机器人”产教融合实践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并提出建言献策。
近年我校在科研成果工作中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探索出适合我校发展的科研创新育人模式。包括:以产教融合为核心路径开展专业建设工作,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课程、组建双师队伍等方式对接产业需求,培养兼具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将科研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公司真实课题、教师科研项目与学生实践教学结合,探索“科研-教学-实践”联动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工程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未来我校将持续搭建跨学科科研平台,鼓励师生参与各级科研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教师的科研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建言献策,同时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规划与科研处、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供稿)
上一条:国奖19项!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础类赛事创佳绩
下一条:民进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支部委员会成立大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