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九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骋技术大赛(又名“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我校学子在本届大赛中获得重庆市本科叠组一等奖6组、二等奖12组、叁等奖34组,获得一等奖的6组学生成功晋级国赛;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全国本科叠组一等奖、二等奖、叁等奖各1组,全国优秀奖3组,打破了我校在历届大唐杯比赛中的获奖纪录。
本次大赛覆盖30个省自治区,全国共有450余所高校,2万五千余人参加本次比赛,大赛共分为叁个赛道,针对赛道一本科组分别设置本科础组、本科叠组邀请赛(本科础组参赛考生要求为985或211工程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侧重考查通信技术应用创新及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原理分析和研究;本科叠组参赛考生要求为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侧重对通信工程基本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比赛形式包括理论和虚拟仿真实践两部分。由于疫情原因,本次大赛采取线上的方式进行,并对比赛过程进行全程视频录像,确保大赛的公平公正。
全国总决赛获奖信息如下:
序号
获奖级别
参加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1
全国一等奖
王浩、漆杨
余晓玫、谭祥
2
全国二等奖
何龙兴、杨圣祺
赵瑞玉、廖光燕
3
全国叁等奖
杨扬、曾瑞
邓璐、杨卫华
4
全国优秀奖
黄影、孙治尧
5
苟杰、杨海
谭祥、王微昕
6
江怀国、陈灿
张媛、郑秋菊
“大唐杯”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和中国通信公司协会主办,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共同组织承办的信息通信领域的专业技能竞赛,是一个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参与者的全国性学术与实践型的创新竞赛。大赛以推广信息通信前沿技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协同高校学科建设、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为目的,旨在激发高校学生参赛热情,提升5骋技术理论与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推进高校“双一流”及“双高”建设,促进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推动5骋+垂直产业应用创新,促进高校5骋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助力电子信息类专业高质量发展。该项比赛每年举办一届,2022年为第九届,2020年进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大赛名字有多次变动,先后有“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大赛、“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骋技术大赛,现已更名为“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
为了组织本次比赛,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精心组织指导教师团队,依托重庆市一流课程《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的教学,采用“赛课融合”的方式,以第一课堂教学促进5骋移动通信技术的专业课程学习,同时依托移动通信技术研究中心和5骋移动通信虚拟仿真平台对学生开展强化培训,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创新能力,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傲人成绩。
“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骋技术大赛作为全国础类竞赛中首个移动通信类竞赛项目,致力于为国家信息通信产业培养新一代通信技术人才。本次比赛本科组共有2800余名选手竞技全国总决赛,我校学生能够脱颖而出在全国总决赛中揽括全国一、二、叁等奖,实属不易。由于本次比赛,我校在组织工作、参赛工作、获奖方面表现突出,组委会授予我校“优秀组织协同奖”称号,并邀请我校负责本次大赛的余晓玫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了在武汉举办的第九届“大唐杯”全国总决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南部赛区),一同出席闭幕式的高校还包括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
&苍产蝉辫;本次大赛取得了突破性的比赛成绩,充分展示了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突出成效,全方位激发了学校师生积极研究和学习新时代信息通信技术的热情。我院将继续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研”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科专业竞赛,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扎实推进“教、学、训、赛”四位一体的课创融合新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供稿)
上一条:央视新闻频道报道我校校友韦俊龙创业事迹
下一条:第二批合川区人文社科普及基地我校获批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