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名师风采

中国传媒大学首批文科二级教授曾庆瑞:《大学生如何更好的接受、创造、传承知识》

2025-04-18

在数字化浪潮与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大学生从知识的“接收者”蜕变为“创造者”与“传播者”?4月14日19时,曾庆瑞教授在下里巴人剧场以《大学生如何更好的接受、创造、传承知识》为主题进行讲座。讲座中,曾庆瑞教授与师生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索大学生在知识接受、重构与传承中的创新路径,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曾庆瑞教授以自身青年时期捍卫学术公正、发表学术观点的经历为例,同时引用杨振宁、蔡元培等学术大家的事迹,阐述了学术知识的传承与进步。他鼓励学生以“质疑的胆识”挑战既有理论框架,推动学科边界的突破与创新。曾庆瑞教授深耕教育领域四十余载,他认为课堂不仅是学术成果的分享场所,更是构建完整知识传承体系的重要路径。他创造性地提出“课堂思辨创造知识”的核心理念,将知识浓缩于课堂,多维度覆盖多个学术领域。他强调,传承不仅是知识的延续,更是学术使命的薪火相传,需将社会责任与学术创新融为一体。

曾庆瑞教授的讲座,是学术理想与教育使命的生动缩影。他用一生诠释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职责,更以实际行动证明:知识的生命力在于不断被接受、创造与传承。新一代学子应接过这一使命,以创新锐气回应时代变革,在守护精神家园的征程中书写属于青年的“奋进之笔”。

次日10时,曾庆瑞教授依次参观了我校远景学院、第九教学楼、爱莲书院和天空书院。在远景学院,他详细了解了学校未来发展规划,对整体布局和前瞻性设计给予肯定;在第九教学楼,他重点考察了学校通识教育改革成果,对学校将通识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打造“大通识”生态链给予高度评价,在爱莲、天空书院,他赞赏书院在文化传承与人文教育方面的探索。结合实地考察感受,曾教授为学校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为学校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撰稿:荆鼎恒

摄图:丁芷玥

(名师课堂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