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古剑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10月25日至10月27日,古剑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参与了竞技体育中心营地教育中心为期叁天两夜的“淬炼”领导力课程。
“报告!各队集结完毕,请指示!”学员们被随机分成叁队,并分别明确了队长。在队长的带领下,群策群力,设计了队旗,制定了队形、队名、口号和队歌。从基本的队列动作到跨立稍息、四面转法、蹲起练习、敬礼礼毕、原地踏步,各队步伐铿锵有力,动作整齐划一,口号响彻云霄。青春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坚毅的目光彰显了少年的正气,挥洒的汗水凝聚成无悔的决心。
“叁,二,一,开始!”在接下来的汉诺塔与帐篷搭建项目中,叁个队伍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各队排成一列,迈着稳健的步伐,接力飞奔向50米外的目的地。在汉诺塔项目中,一双双手上下翻飞,一个个轮胎有序移动,思维的火花在轮胎的撞击中迸发。而在帐篷搭建项目中,各队更是争分夺秒,专注分析搭建策略,精准地将各个连接点拼接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哒哒”声。这是速度与思维的较量,让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每一个决策都果断迅速。
清晨的操场上泛起薄霜,参训学员迎着丝丝寒意,整齐划一地开始了早操拉练,开启充满活力的第二天。扛轮胎跑、扛圆木跑、扛弹药箱跑接续上演,这是一场速度与耐力的接力,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提升队员的训练激情,让枯燥乏味的训练充满了乐趣。英姿青年,激情洋溢,靠的是队员们的步调一致,团结协作,也展现了团队齐心协力一同突破的决心。
追寻英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淬炼初心使命。随着“出发!”的号令声起,各队背负7斤重的枪杆,紧紧跟随着鲜艳的队旗,迈着整齐的步伐,从花溪河开始,到十中记忆主题公园、南温泉公园温泉、南泉抗战旧址群、建文峰,最后到达解放重庆历史陈列馆。在攀爬过程中,各个小队你追我赶,相互鼓励,历时3个小时的行军全程,练的不仅是“铁脚板”,磨砺的更是“铁意志”。
鼓角催征马蹄疾,砥砺奋进正当时。“极速救援”是一项重要的训练课程。各队把手头上仅有的物资装备,打造成一副担架,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运送到目的地。呐喊、口号、汗水、微笑,笔直的手臂微微颤抖,弯曲的腰杆阵阵发酸,但他们始终一起微笑面对,互相扶持,向心而行。营地教育中心通过这样的项目培养学员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汗水铸就辉煌荣光,拼搏绽放成功之花。“电网穿越”与“解救人质”相结合,最考验团队成员的协作精神以及默契程度。各队需要步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两名挥绳的同志拼尽全力,豆大的汗珠便顺着额头滑下,来不及擦拭就要马上开始跨栏、奔跑、跳跃、低姿匍匐、屈身快进……各队不甘示弱,智力与耐力交融,速度与激情交锋。
淬火成钢,锐不可当。肌肉青筋暴起,沉重的装备,晒焦的跑道,让轮胎“飞”起来——负重跑活动在子师湖旁激情开展,要承受体能与意志的双重考验,前进的脚步始终没有停下,为了荣誉拼命追逐,火力全开,斗志满腔。极限体能考验的不单单是个人,也是对团队的磨炼,重达200斤的轮胎束缚了身体,却无法阻拦决胜的信心,大步流星变为小碎步,战士们积跬步以至终点。
此次一系列的训练项目都是营地教育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而成。充分利用重庆丰富的红色资源,让学员们在实践中感受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创造了艰苦的训练环境,激发学生们的潜力,磨练他们的意志力。涓涓细流,汇成江海,莘莘学子,百炼成钢!训练虽苦,但正如孟子所说:“苦其心志”,方能成就大事,只有经过“苦”的洗涤,才能铸就钢铁般的意志。
“淬炼”领导力课程已落下帷幕,但古剑书院学生团队的故事尚未完结,未来,古剑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始终秉持团结统一,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持续为学校的完满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图:郑玉婷
文:贺军
古剑书院供稿
上一条:280期触綦河故事:故事“共”思,一本令你心仪的冷门书籍——记故事茶馆第37期
下一条:第96期触传承观云:古韵重现,传统建筑建模大赛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