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

书院动态

144期触遇见瀛溪:城市更友好,青年更有为:看重庆移通学子如何助力城市发展!

2024-11-28

为积极响应国家对于加强青年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号召,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深度融合,根据17部门联合印发《对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和中央一号文件推出,以国家政策发展导向为理论依托,结合特区精神、商科思维、就业创业、乡村振兴等关键要素,举办“城市更友好,青年更有为”青年发展型城市规划设计大赛。


本次大赛由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书院部、共青团重庆市綦江区委员会、共青团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委员会主办,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瀛溪书院、重庆市綦江区百步梯、十字金街、中坝村、新寨村、金钗村承办。旨在通过重庆移通学子前瞻性思路规划设计,让学生走出课堂,观察真实的城市,力求为綦江区部分街道、乡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份可供参考的全面规划和实践指导,既是对专业教育的补充,也是助力青年城市发展。


城市孕育青年梦想,青年构建城市未来。自大赛启动以来,吸引37支队伍参与,286名重庆移通学子参加,参赛团队围绕“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的主题,于10月30日前往綦江百步梯、十字金街、中坝村、新寨村、金钗村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其发展现状,并紧密围绕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构建需求,从城市规划的宏观视角到社区设计的微观细节,再到公共空间优化与品牌塑造等多个维度,提出众多富有创新思维又兼具实践价值的设计方案。经过层层筛选与激烈竞争,最终有10个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成功晋级至决赛现场答辩环节。


莅临此次决赛的评委为共青团重庆市綦江区委员会副书记朱泽东、共青团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委员会副书记蔡星宇、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书院部副部长曹玉姣、重庆市綦江区新寨村驻村第一书记乔利有、重庆市綦江区叁角镇中坝村驻村工作队员、书记助理,驻村团支部第一书记梅文婷、金钗村驻村第一书记蔡娣、新寨村本土人才袁渝、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新商科教学部讲师、就创导师库高级导师、中级会计师陈冰川。

一等奖

逆“锋”綦笔团队《青行优居,贬鲍础废为保》


二等奖

小鱼儿团队《稻香丰年》


村寨綦中团队《青年稻香》


叁等奖

綦迹文化产业工作室《稻香秘境·新寨贡颂》

月入一个达不六团队《梯韵悠长·百步生辉》

锦绣綦景规划团队《千年贡韵,米中臻品的滨笔华章》

颁奖仪式

青年有动力,城市新活力。这场青年与城市新兴力量的激情碰撞,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创新,设计与项目孵化的全新体验,充分体现了青年创意、青年担当。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新商科教学部讲师、就创导师库高级导师、中级会计师陈冰川对参赛团队从公文格式的规范性、规划方案的创新性、项目运行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总结点评,为参赛团队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指导和宝贵建议。


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青年成长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书院部联动重庆市綦江区百步梯、中坝村、新寨村、金钗村成立綦江区青年发展型城市友好共建单位。同时,为进一步推进项目运行和落地实施,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瀛溪书院成立“溪”望青年发展型城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研学基地,成为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双校区首个由书院主导、联合地方街道村镇和高校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未来支队将通过青年力量,持续推进项目运营孵化,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凝聚、组织、激励青年,扎根綦江、回馈地方,精准定位青年发展需求,促进青年与城市共同成长、相互赋能。

綦江区青年发展型城市友好共建单位揭牌仪式

“溪”望青年发展型城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研学基地成立


果冻传媒九一制片厂秉持“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育人模式,致力于在实践中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商科思维和创新思维。本次大赛展现青年推动城市发展的巨大潜力。瀛溪书院以前瞻、预测性和大胆创想为核心,深入挖掘綦江的优质资源,助力城市多元化发展,吸引并留住人才。同时与重庆市綦江区新寨村、金钗村、中坝村、十字金街、百步梯展开深度合作,建立綦江区青年发展型城市友好共建单位,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践与探索的平台,并成立“溪”望青年发展型城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研学基地,实现青年与城市的共创、共建与共享。

城市的发展永不止步,期待以“青年出彩”成就“城市精彩”。



本次大赛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发展导向,展现出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是一次对青年优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践。青年与城市的协同进步正成为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参赛团队为区域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的创意支持和行动方案。

——共青团重庆市綦江区委员会副书记朱泽东

我们团队此次的的选题为綦江区万达广场十字金街改造,相较于其他规划场景而言,十字金街本身便是綦江区的一大商业中心,其中还有爱琴海购物商圈,万达广场,步行街等知名流量地点,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潜力,可以去吸引人流量,而我们就认准了綦江区青年城市型发展这一个契机,以“潮流”为重点,依靠景观设计和滨笔设计两条路径进行方案规划,为十字金街的“新生”提供了一定的创新性方案。

——一等奖获奖团队逆“锋”綦笔队

本次大赛我们对于新寨村的打造核心放在横山大米特色包装设计上,通过其他队伍在大米产量提高,大米滨笔打造,大米文化营造等方向的创意规划,也为我们团队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让我们团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与课堂,而应当逐步转化为一场全方位的实践探索。

——二等奖获奖团队小鱼儿队

很有幸能够以本次大赛为媒介去往新寨村进行实地考察,感受乡村人文之美,并通过青年视角为新寨村的发展提供我们的思考。本次大赛是我们綦迹文化产业工作室第一次组团参赛。在现场倾听了其他队伍讲解他们的想法、创意,这些迸发出的点子,也让我们思考我们团队在策划和设计能力有一定基础,但相比其他队伍在实践能力方面有所不足,我们也将针对薄弱点加强学习。

——叁等奖获奖团队綦迹文化产业工作室




瀛溪书院供稿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